您所在的位置: 陳鵬課題組在《自然•化學生物學》發表論文揭示病原菌耐藥新機制 > 實驗室新聞 > 首頁

實驗室新聞

陳鵬課題組在《自然•化學生物學》發表論文揭示病原菌耐藥新機制

作者:管理員     來源:本站     發布日期:2014-05-09

2013年11月3日,beat365官方网站陳鵬課題組與芝加哥大學教授,beat365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何川在《自然-化學生物學》以Article的形式共同在線發表論文,揭示了大腸杆菌多重抗藥性調控蛋白MarR的分子機制。

   病原菌的多重耐藥性日益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問題。在這場人類與病原菌的博弈中,病原往往采取多種策略應對抗生素産生的不利影響,其中一個重要機制是通過內源性全局調控網絡(Global regulatory networks)來實現對多種抗菌藥物的耐藥性。這一網絡受到轉錄因子的嚴格調控。大腸杆菌MarR蛋白既是一種典型的轉錄抑制因子,它在腸杆菌(Enterobacteriaceae)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對細菌耐藥性密切相關的marRAB操縱子 (marRAB regulun)有負調控作用。傳統觀點認為酚類化合物(如水楊酸)以及多種抗生素能與MarR蛋白結合使蛋白的構象改變發生去抑制(derepression)進而引起細菌抗藥性的産生。然而這些底物并未被證實是MarR蛋白生理相關的調控因子,MarR蛋白的天然誘導物(信号)及其調控方式至今仍不清楚。

 陳鵬課題組與beat365合成與功能生物分子中心主任何川課題組合作,證明二價銅離子可以作為天然的信号分子(誘導劑)激活MarR蛋白并引發MarR蛋白介導的多重耐藥性。通過對一系列可能成為MarR蛋白誘導劑的篩選和驗證,他們最終發現二價銅離子能夠引起大腸杆菌MarR蛋白的激活。體内試驗也證明了二價銅離子是調控MarR蛋白的生理信号。接着他們通過生物化學和結構生物學的實驗進一步揭示了二價銅離子調控MarR蛋白的分子機制:兩個相鄰MarR蛋白的80位的半胱氨酸在二價銅離子的催化氧化下形成兩隊分子間的二硫鍵,使天然的二聚體(與DNA結合形式)轉變為四聚體并從DNA上解離下來。在此基礎上,大腸杆菌體内銅離子信号的來源也被該項工作所揭示,他們首次發現水楊酸以及臨床廣泛使用的抗生素如氨苄青黴素和諾氟沙星能夠刺激大腸杆菌體内遊離銅離子濃度的升高并最終誘導MarR蛋白的去抑制。
 
此項研究工作首次證明了二價銅離子是MarR蛋白的天然調控信号并将抗生素産生的包膜壓力以及銅離子信号與MarR介導的大腸杆菌耐藥性聯系起來,提出了銅離子介導的細菌耐藥性的新的調控方式。 這一工作對于深入理解臨床和自然環境中抗生素耐藥機制,推動開發出對抗多重抗生素耐藥病菌感染的新型藥物具有重要的意義。
 
beat365官方网站博士研究生郝子洋、博士後樓湖冰是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的資助。
@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聯系方式:北京市海澱區成府路202号 beat365官方网站,郵編:100871
電話:010-6275-7248;傳真:010-6275-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