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張文彬課題組利用機械偶聯實現蛋白質藥物的改性增效

 

過去幾十年蛋白質藥物(如抗體、酶和細胞因子等迅速發展,成為現代生物制藥領域最重要的類之一相比小分子藥物,蛋白質藥物具有活性、特異性強、毒性低和生物功能明确等優點。然而,它也具有内在的不穩定性和較差的藥代動力學,通常需要經過修飾來提高穩定性,增強藥效,減少副作用。目前,蛋白質藥物與各種功能基團(如聚乙二醇或人血清白蛋白進行生物偶聯,被證明是一種延長蛋白質藥物體内半衰期有效策略,但諸如生物活性降低生産工藝複雜、産生免疫原性缺點大大限制了該方法的普遍應用發展全新的生物偶聯策略實現蛋白質藥物改性增效迫在眉睫

 

1. 機械偶聯策略有效保持了蛋白質基元對相應受體的親和力和生物活性,顯著提高蛋白質藥物的抗熱聚集能力有效延長體内半衰期,并明顯增強體内抑瘤活性。

近日,基于發展的蛋白質異質索烴生物合成策略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6122張文彬課題組以幹擾素IFN一種抗病毒和抗腫瘤藥物)為模型蛋白藥物白蛋白結合結構域ABD為模型功能基元,通過合理運用蛋白質纏結基元p53dim兩種彼此正交的定點偶聯策略,實現了IFNABD的機械偶聯,制備了新型蛋白質異質索烴cat-IFN-ABD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将指導分子鍊纏結的同質p53dim二聚體替換為理性改造所得的異質二聚突變體J. Am. Chem. Soc. 2021, 143, 18029異質索烴的合成和選擇性得大幅提升,提供了制備蛋白質機械偶聯物的簡潔方法

進一步探究拓撲的構效關系,他們構建并合成了線型和環狀IFN-ABD融合蛋白質l/c-IFN-ABD,與野生型幹擾素一起作為對照樣品結果表明,cat-IFN-ABD不僅保留蛋白質藥物和功能蛋白質基元相應受體的親和能力,還具有明顯改善的抗熱聚集能力。由于ABD可以通過結合人血清白蛋白延長蛋白質藥物的體内半衰期,所有的IFN-ABD融合蛋白質都具有比野生型幹擾素更長體内半衰期,其中尤以cat-IFN-ABD,長達11.8 小時生物成像進一步顯示cat-IFN-ABD相比于其他樣品在腫瘤處具有最為明顯的富集。因此cat-IFN-ABD最終小鼠腫瘤模型中表現出最為優異的抗腫瘤活性,突顯了機械偶聯的功能優勢工作将蛋白質的線型主鍊拓展為鍊環結構,在實現功能集成的同時,還可顯著改善融合蛋白質藥物的穩定性和藥效。由于該方法亦兼容現有的其他生物修飾技術,在發展新一代蛋白質藥物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該研究近期在線發表于J. Am. Chem. Soc.很快得到Faculty Opinions推薦評述(https://facultyopinions.com/article/742344893beat365官方网站博士劉雅傑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beat365官方网站張文彬教授和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魏炜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北京分子科學國家研究中心beat365臨床醫學+X青年專項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以及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的資助。

原文鍊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jacs.2c06532

 

教師ftp
在線辦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