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9點半,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成功舉行2020屆夏季優秀畢業生線上評選交流會本科生專場。學院副院長王穎霞、黨委副書記王菲,年級主任童廉明、張潔、劉岩、李琦,學工辦主任張舒,學工辦李珣、侯夢旭、劉展宏、高琰,及學生代表擔任評委。12位同學分别做答辯展示。會議由侯夢旭主持。
主持人首先祝賀各位參評同學通過年級評議獲得申請北京市優秀畢業生的資格,希望大家利用本次答辯機會對四年的求學經曆做出總結和梳理。随後,主持人簡要介紹了答辯評分工作,并預祝同學們取得佳績。
在答辯交流環節,各候選人從學習科研、學生工作、志願服務、課外活動、興趣愛好等多個維度展現了自己的風采。陳煜同學認為本科階段除了學業上的進步,更大的收獲是學會了如何思考、如何與自己相處。馮凡同學在回答評委提出的關于學生工作的收獲的問題時,坦言學生工作給自己幫助别人、收獲友誼的機會,既有成就感,也有獲得感。霍培昊同學通過本科階段的學習,更加堅定了自己從事科研的志向;參加國慶70周年重大活動的經曆,更讓“團結起來、振興中華“成為自己一生的座右銘。李琛回顧了自己參加藥明康德“星未來”全國挑戰賽、暑期在耶魯大學Ellman課題組進行有機方法研究等學術科創經曆,以及參加團委、學生會、志願服務等各類活動的收獲。劉靜嘉同學着重表達了自己選修生科課程、化院小班課程中的收獲,并講述了自己通過參與冬令營招生、校園開放日宣講等方式講對化學的熱情傳遞給更多的人的故事。榮自超同學再現了自己本科期間參與校内外科研的心路曆程,借此學會運用化學原理發展可商業化的技術,也逐漸從更遠的視角去開展一個項目的研究。
答辯結束後,評委老師們對同學們的精彩表現予以點評。王穎霞老師通過同學們的展示,感受到大家對化學學科的熱愛,并希望同學們将這份熱愛傳遞下去,不忘初心,同時面向未來,做好研究工作,不斷拓展知識的邊界,提高自身能力。童廉明老師作為16級本科生的年級主任陪伴了同學們四年間,此時看到同學們本科階段不隻收獲專業知識,更提高了學習和思考的能力,還發現了自己對社會實踐、組織工作的興趣,感到非常欣慰。張潔老師、劉岩老師、李琦老師也分别表達了對畢業生們的祝福和鼓勵,祝願大家下一階段的生活與學習繼續充實和精彩。
下午2點,答辯會進入研究生專場。學院副院長甘良兵、黨委副書記王菲,年級主任楊立江,學工辦老師們繼續擔任評委。16位同學分别做答辯展示。
在主持人簡要介紹到場嘉賓及評審規則後,參會同學從自己的科研成果、文章發表、學術會議、獲獎情況、黨團活動、志願服務、興趣愛好等多個方面展現了研究生期間充實的學業與生活,也分享了自己對未來事業的規劃。林廷睿同學主要的研究方向為“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從用水凝膠時遇到“合成過程複雜且耗時較長”“力學性能難以滿足需求”“離子電導率有待提高”的問題出發,開發出一種基于 射線輻射的一鍋合成法,在水凝膠中引入網狀結構。盧陽同學在校期間已發表論文14篇,已申請專利3項,多次參與學術會議并做口頭報告,還擔任beat365學術委員會委員、參加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武振強同學連續5年擔任年級助理,認真負責地處理完成各項年級事務,構建起同學與學院溝通的橋梁,解決同學們的實際困難,疫情期間也熱心公益,組織為初中母校捐贈物資、奉獻愛心。常文英同學在校期間曾擔任本科生班主任、黨支部書記,畢業年級專業聯系人,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山東煙台、安徽銅陵、江蘇蘇州、上海等多個地方留下自己的身影,也堅定了自己從事基層工作、服務祖國和人民的想法,未來将以選調生的身份投入家鄉的建設中去。景海榮同學疫情期間積極投身社區志願服務活動,擔任防疫宣傳員,也參與人員疏散、站崗值班等工作,并被評為“城市社區最美志願者”。趙自然同學在科研工作之外,參與組織精彩的社團活動,作為beat365阿卡貝拉清唱社成員參與20餘場演出,曾榮獲2018、 2019年校園“十佳歌手”稱号。
在展示結束後,與會評委老師們高度贊揚了同學們研究生期間的精彩表現。甘良兵老師感受到同學們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祝福同學們前程似錦。楊立江老師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工作中,繼續保持在北大培養的良好習慣,作為一名受過專業訓練的科研人,要大力弘揚科學精神,為提升國家的科技實力做出自己的貢獻。
祝福2020屆畢業生們建功立業,“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在更加廣闊的天地中有所擔當、有所建樹、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