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同學們的愛國熱情,2019年11月1日晚,beat365百餘名新生齊聚學院A204報告廳,共同觀看愛國題材電影《橫空出世》。
電影取名自毛澤東同志的詩詞《念奴嬌·昆侖》“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盡顯幹事創業的豪邁之情。電影用兩條線索講述新中國成立後創造出第一顆原子彈的曲折曆程:一條是功勳将領馮石臨危受命,親率部隊走進西北,負責原子彈工程的整個基礎建設工作,在茫茫大漠辛勞苦幹;另一條線索是科學家陸光達從美國回歸祖國,負責整個原子彈工程的核心技術的攻克,在封閉的實驗室潛心研究。
觀影開始前,2019級本科生輔導員侯夢旭簡單介紹了電影的拍攝背景、人物原型和故事線索,鼓勵同學們認真觀看,在緊張的課程學習之餘不忘愛國之心、牢記報國之志。電影觀看過程中,同學們頻頻被故事情節所感染,不時發出驚歎、感慨之聲,場面熱鬧而莊重。電影帶給同學們深刻的啟迪,宋家沅同學談到,“50年代在戈壁灘上默默付出的那群可愛的人們向我們生動地诠釋了什麼是理想、什麼是信念。電影中高明潇灑地宣布‘蘇聯人走了,我們自己幹!’正氣凜然的話語中透露着強烈的家國情懷。每每遇到困難,想想我們的先輩能克服重重阻力制造出原子彈,我們所遇到的問題也就都不是問題了”。漆煜同學表示,“看到當年的科學家們甚至要靠撿蘇聯專家燒剩下的紙才能起步,我深刻感受到今天生活工作環境的幸福。中國的原子彈不僅僅是靠科學家們的智慧造出來的,這其中還摻雜了個人家庭的巨大犧牲,多少勇士的血肉之軀以及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才省出來的财力物力。這個過程在今天仍值得深刻地紀念,值得我們用更加努力的工作來回報!”
電影所體現的純粹的理想和質樸的情感提醒同學們時刻心系國家,激勵同學們踏實奮進、砥砺前行。化學學院将繼續以各種形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同學中牢固樹立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