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4日晚,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五四青年節系列活動之“詩吟誦,赤子情”青春詩歌會在線上成功舉行,7個小組的同學與2位特邀嘉賓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學院黨委副書記王菲,輔導員李珣、侯夢旭、劉展宏、高琰出席活動,全院60餘名師生參與活動。活動由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團委書記張舒主持。
王菲首先緻辭。他為全體參會師生送上節日的祝福,并表示以詩抒情言志是北大青年一直以來的傳統,化院學子或許會對詩歌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他勉勵大家,未來要在實踐中珍重地着筆,把自己的青春詩篇、人生詩篇都寫好,讓信仰的詩、青春的詩唱出時代強音,用努力與奮鬥描寫“90後”“00後”青年的擔當與使命。
馮來儀以《青春中國》詩歌朗誦開啟詩歌會的正式篇章。她帶着悲憤回顧了近代中國的滿目瘡痍,又用慷慨激昂的朗誦訴說了祖國騰飛後的自豪與對中國共産黨的感激和熱愛之情。
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在詩歌吟誦與分享中,化院青年深情擦亮愛國底色。一首《國殇》帶領我們回望古人的愛國精神,經過歲月的洗禮,愛國精神持續鼓舞着中華大地上的有志之士,前赴後繼地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中。《我愛這土地》展現了對祖國的至死不渝的赤誠之愛,激勵大家勿忘國恥,在和平年代亦要有熾熱的愛國之心。
同學分享《我愛這土地》讀詩體會
青春蘊含着希望與期待,也意味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日益成熟。同學們結合beat365援鄂醫療隊在疫情防控期間的點滴故事,朗誦《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展現希望的曙光。《緻橡樹》傳達給青年正确的愛情觀與人際交往方式——風雨同舟之時也要保持獨立人格。一首《希望》的歌唱将我們帶回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白話文創作,蘭花草的意象傳達出對美好未來的期待。
同學分享戰“疫”故事
“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凝結着中華兒女接續奮鬥的足迹,詩會上,同學們也以“奮鬥的青春最美麗”為詩歌作注。一首深情朗誦的《人生頌》層層深入,描繪出人生的積極内涵,展現了激揚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拼搏進取的時代精神。十八歲的馬克思寫下《感想》一詩,詩中投身鬥争、擁抱長空的奮鬥之志仍然激勵着當代青年更自信、更勇敢地面對未知人生,将理想與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融為一體。
同學分享《感想》讀詩體會
詩會在孫鵬偉深情朗誦的《聆聽青年》中落下帷幕——“請聆聽青年,聆聽永恒的青春彙聚成恢弘的夢想。這夢想種在燕園,種在華夏大地,種在你我心間”——偉大的五四精神将永遠号召青年肩負起曆史的責任和使命,以國家需要為己任,讓青春之花絢麗綻放!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五四青年節期間,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舉辦系列主題活動,鼓勵青年學子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beat365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精神,引領新時代青年牢記總書記囑托,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