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新聞】“認識自己,發現自己”——beat365順利舉辦第二十三期“師生面對面”活動



126下午兩點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二十“師生面對面”活動在化學學院A區917交流廳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本科生學習與生活”為主題,學院無機化學研究所副教授卞江擔任主講嘉賓。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學院團委書記張舒,輔導員李珣、高琰出席活動。活動張舒主持。

“認識自己,發現自己——這是你們大學四年必然要經曆的過程。 卞江以這句話作為活動開場白,深入淺出的道理、真實生動的故事,回答了在場同學提出的各種問題。

E:\李珣\【2】團委\【1】chemical bonding\【3】師生面對面\第二十三期師生面對面-卞江老師\照片\活動現場.jpg

活動現場

“沒有化學競賽基礎該如何學習專業課?面對同學的困惑,卞江老師講述了一位曾經連續獲得“學習進步獎同學的經曆。跟不上專業課課程,到成為年級的“排頭兵,她花了無數的時間和精力:課後反複聽課程錄音,嚴格按照時間安排表學習問題同學笑話也毫不在意……知道自己哪裡有欠缺,就努力去彌補。”卞江告訴同學們,要在本科期間保持紮實、努力的學習姿态,認識自己、評估自己,找到自己的節奏

 在确保學業順利的同時,卞江鼓勵大家積極參與集體活動說,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主動接觸社會,在實踐活動、志願服務中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心,所學的知識發揮作用同時通過外界的廣泛交流,學會真誠待人接物,不斷增強自己獲取信息的能力以便在快速發展的時代中掌握做決定的主動權社會工作發現自己、證明自己,一絲不苟地做人做事,成長負責的成年人

E:\李珣\【2】團委\【1】chemical bonding\【3】師生面對面\第二十三期師生面對面-卞江老師\照片\卞江老師2.jpg

卞江老師分享經驗

“未來規劃”是同學們普遍關心的話題,卞江徐光憲先生幾次改變科研方向的故事,闡釋了“一生科研隻為國家需要”的精神與擔當。徐光憲先生原本專業為量子化學,但回國之後為适應國家原子能工業發展的需求,從化學系調任技術物理系,轉而研究核燃料萃取化學,後來又接受了一項國家任務再次轉變研究方向,進入稀土研究領域。卞江說:在北大,多去看,多去聽,多去嘗試。關注外界變化,展望未來發展。青年的未來與國家發展、民族需要緊密結合在一起北大學子警惕前方可能遇到的誘惑防範未來可能面對的守住目标,不忘初心。

卞江還解答同學們在時間安排、學科交叉、專業前沿等方面的疑惑。活動最後告誡大家“金錢不是科研的目的要追求更有價值的東西大學四年時間很快,是青年成長的重要時期,大家要努力成長得越來越明白

E:\李珣\【2】團委\【1】chemical bonding\【3】師生面對面\第二十三期師生面對面-卞江老師\照片\結束合影.jpg

師生合影

“師生面對面”是化學學院“chemical bonding”系列活動之一,本次是第二十期活動。今後化學學院還将繼續結合大家的需要邀請名師,為大家提供近距離與大師接觸、聆聽大師生活智慧的平台。希望通過老師們的智慧和經驗,幫助大家在日後的各種選擇和曆練中不斷成長和成熟,找到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領域并努力做

教師ftp
在線辦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