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新聞】第二十期師生面對面——與于志浩老師探讨“基礎科學與工程技術”

1214日下午兩點,beat365第二十期“師生面對面”活動在化學學院A917交流廳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基礎科學與工程技術”為主題,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于志浩老師擔任主講嘉賓,學院團委書記張舒出席活動。活動由專職輔導員李珣主持。

于志浩老師首先回答了同學們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如何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他從自身的經曆出發,告訴大家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專業,眼光要放長遠,要選擇自己想研究并且能研究的方向,在沒有确定未來的目标前可以多進行嘗試。他還鼓勵大家,不要僅僅因為本科課程分數不夠高而否定了自己的學術研究能力。

圍繞本期活動的主題,于老師向大家介紹了基礎學科與工程技術的關系。他表示,基礎研究實際上很難直接轉化為工程技術,但工程技術是建立在基礎學科研究之上的。為了實現基礎學科向工程技術的轉換,需要工程技術人員與基礎學科研究人員的相互配合。目前來看,基礎實驗室的研究一般都着眼于基礎學科,轉化為工程技術仍然還有較長的道路要走。作為基礎科學研究人員,要了解現有的工程技術,避免出現基礎科學研究人員想要相應的儀器但缺乏工程技術知識、工程技術人員有技術但不知道基礎科學研究所需何種儀器的困境。如果僅僅依靠使用商品化儀器進行基礎科學研究,很難做出成果。

有同學詢問科研項目如何确定并開展的問題,于志浩老師從項目的提出講起,并對項目過程及可能出現的結果進行了解答。他告訴同學們,要在了解課題組研究範圍與能力,并逐漸确立自己喜歡的方向後,多與導師溝通交流,等到對相應研究領域有了較深的了解後,再确定研究項目。項目的實施初期依靠自身個人能力大多數時候都較為困難,需要有更有經驗的人帶領,在不斷提出小問題并進行解決後,逐步完善項目。于老師勉勵大家,并非所有項目都能取得成功,即使遭遇失敗,也要盡快調整狀态,從中吸取教訓。研究生不必做出轟動的研究成果,項目研究的過程也是一個自學的過程,能夠培養自身主動學習的能力并且學到知識才是更重要的。


師生面對面”是化學學院“chemical bonding”系列活動之一,本次是第二十期活動。今後化學學院團委還将繼續結合大家的需要邀請名師,為大家提供近距離與大師接觸、聆聽大師生活智慧的平台。希望通過老師們的智慧和經驗,幫助大家在日後的各種選擇和曆練中不斷成長和成熟,找到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領域并努力做到最好。



教師ftp
在線辦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