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通知】期末防詐騙安全提示

2018年還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臨近歲末年終,一些詐騙分子也開始忙碌起來,“變着花招”對在校大學生實施欺詐行為。為幫助同學們提高對各類詐騙套路的防範意識和甄别能力,遠離“培訓貸”、“非法傳銷”、“網絡電信詐騙”等陷阱,特整理防範詐騙相關安全提示,以示警惕。

       一、“培訓貸”

繼“校園貸”之後,“培訓貸”又瞄準了即将畢業的大學生。當下正是應屆畢業生求職應聘的關鍵時期,一些不法培訓機構利用學生求職季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表面上為學生設計各種培訓計劃,做出提供兼職、實習、内推就業等虛假許諾,但實際上在培訓協議中嵌入貸款合同。甚至其中一些培訓機構的資質是真的,請教授、專家上課,還有結業考試,讓人信以為真。但最終培訓結束時,這些機構卻無法兌現當初許諾的職位,而大學生在不清楚合同内容的情況下背上了高利貸,卷入“培訓貸”層層陷阱。據媒體報道,已有多名大學生在求職階段落入“培訓貸”的陷阱。

防範提示:同學們在求職應聘時,務必警惕各種“收費”行為,正規招聘一般不會索要各類名目的“費用”;在培訓等各類服務消費活動中,一定要認真閱讀相關合同條款,提高甄别和抵制能力;一定要保護好個人信息和隐私,妥善保管個人重要證件,注意留存消費服務相關憑據與證據。

二、非法傳銷

一直以來,非法傳銷屢禁不絕,在國家大力打擊和媒體對其危害性大力宣傳之下,一些犯罪分子依然猖獗,還在向校園滲透,2017年的“李文星案”并非個例。據調查,近年來傳銷組織把目标瞄準了大學生,幾乎每個傳銷組織都有大學生加入,有的傳銷組織中大學生竟然占到了80%。

防範提示:即将畢業的同學們求職要到正規的招聘會或人才市場,不要輕信同學、朋友優厚待遇或不切實際的許諾,如果接到突然的邀約,尤其是到外地考察、合夥創業、介紹工作等名義的邀請時,一定要格外警惕。發現不法分子在進行非法傳銷活動,應及時報警。

三、網絡電信詐騙

(一)網絡購物類

近年來,網絡購物類詐騙案件持續高發。“雙十一”網購狂歡節雖然落幕,但通過非法途徑獲得網購訂單數據,冒充客服以退款理賠、促銷中獎為由,要消費者點擊其提供的“釣魚網站”鍊接或掃描二維碼,騙取銀行卡密碼及動态驗證碼等重要信息,盜刷銀行卡餘額的套路和騙局還在繼續。

防範提示:收到所謂的促銷、退款理賠信息時,一定要向官方客服核實确認,不要點擊不明鍊接,慎掃來源不明的二維碼,一旦要求輸入銀行卡号及短信驗證碼等個人隐私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随便填寫洩露信息。

(二)網絡購票類

臨近年底,春運在即,每逢此時總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購票者“求票心切”的心理實施詐騙,主要手段如:利用假網站、假鍊接發布“特價票”“低價票”等虛假的票務信息;假冒“客服人員”以“飛機故障”“天氣不好”等理由“幫”你退(改簽)機票,并以此詐騙竊取銀行卡賬号密碼;以種種理由拒絕使用正規網站提供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等等多重手段實施詐騙。

防範提示:通過正規渠道訂購票務,不要輕信“低價票”“折扣票”等虛假信息;當收到航班延誤、取消的短信時,不要直接聯系短信提供的電話号碼,應與航空公司官方客服或機場工作人員核對;切記退票、退款不需要輸入銀行卡密碼和驗證碼,更不需要先行彙款。

最後,提醒同學們一定要提高警惕,遠離“培訓貸”、非法傳銷、網絡電信詐騙等陷阱,提高自己的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保護好個人信息和隐私,注意留存相關憑據,當合法權益遭受損害時,第一時間與同學、老師和家長商量,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教師ftp
在線辦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