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至31日,beat365官方网站如期舉辦了第十二屆“beat3652021年中學生暑期課堂(化學)”。來自全國各地141所中學的約260名優秀中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本次活動以學科講座與科普互動、理論與實驗教學、學長交流互動為主要内容,讓同學們在知識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體驗化學學科的魅力,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入營報到
7月25日下午,營員們在beat365萬柳公寓服務大廳報到并領取相關資料。暑期課堂期間,有專門班車接送營員們往返主校區和萬柳公寓,方便快捷安全。
營員們有序報到
開幕儀式
7月26日上午,陳興院長緻開幕辭,對同學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希望同學們開心地度過營期并有所收獲。三個各有特色的開幕報告,拉開了營期學習的序幕:陳興老師以“在學習中享受科學”為題,結合科學實例和自身經曆,建議同學們關注重要而有趣的科學問題,培養科學思維,學會取舍學會選擇;校友孫桐同學以個人成長經曆為例,與大家分享了如何培養和保持學習興趣;馬锴果老師以諾貝爾化學獎為線串起了化學學科發展的曆史,并重點介紹了現代化學的研究領域。
開幕報告
學科講座與科普互動
本次活動為營員們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學科講座與科普互動。
來自化學及相關專業的八位老師,分别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出發,向營員們講授了學科知識、學習方法和前沿進展。劉志博老師以“讓我們給藥物加裝核彈頭”為題,分享了核化學在藥物化學和醫學方面的應用和進展;李晨老師的“從親和力到化學鍵——淺談量子化學的曆史與發展”,介紹了量子化學和計算化學的發展;李娜老師向營員們介紹了分析方法對化學學科發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單分子熒光的原理與應用;張俊龍老師以“金屬與生命”為切入點,介紹了無機化學與生命科學的交叉融合與前沿進展;彭海琳老師給同學們展現了用“原子樂高”搭建的新材料,以及我國在材料研究領域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楊娟老師通過漫談科學學習方法與基本科研素質的養成,引導同學們全方位提升學習和研究能力;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王世強老師以“學好數理化,生命難題都不怕”為題,向營員們介紹了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工作,并鼓勵營員們打好數理化基礎;考古文博學院的王恺老師向大家介紹了科技考古現狀,展示化學在文物保護科學與技術中的重要作用。
化學及相關專業學科講座
暑期課堂還為同學們安排了趣味盎然的科普互動環節。在馬锴果老師簡要介紹分子結構與串珠模型的科普知識後,同學們在實驗教學中心各位老師的指導下,興味盎然自己動手進行串珠實踐。一個個完整漂亮的C60模型從營員的巧手中串出,同學們興奮而自豪地相互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學生認真學習串珠模型制作
理論與實驗教學
本次暑期課堂開設了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入門理論課程。裴堅老師從軌道和化學鍵講起,在構象和構型、立體電子效應和化學選擇性等方面講授了基礎知識,引導學生們掌握學習有機化學的思維方式;卞江老師以“分子性質與軌道雜化”為題,講解了無機化學有關理論知識,就同學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答疑解惑。
裴堅和卞江老師講解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課程
實驗教學課程包括實驗課安全講座以及三天的化學實驗。楊玲老師介紹化學實驗過程中必備安全常識、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強調化學實驗安全重要性。李維紅老師、朱志偉老師和張奇涵老師帶領助教團隊為營員們準備了既能全面鍛煉操作技能又有樂趣的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和有機化學實驗項目。實驗過程中的挑戰、與助教的深入交流、實驗後的成果分享,進一步提升了營員們的學習興趣。
實驗安全教育和實驗教學實踐
學長交流
學長交流互動環節精彩紛呈。2020級陳勝君同學以大學一年來親身經曆的教學實驗和科研實驗内容為線,分享了他在北大學習化學的體會;2019級馮來儀同學分享了她高考和大學學習的寶貴經驗,從學生視角介紹了北大化學為本科生提供的廣闊平台和學習資源;2017級本科生、2021級研究生趙效樂同學分享了他從高考進入北大到成為優秀本科畢業生繼續讀研的“修煉”過程;已經在化學學院學習生活了九年的博士生楊帆同學分享了他的競賽經曆、本科成長過程和科研經曆,向學弟學妹們提出了殷切希望。徐金榮老師引導營員們與學長學姐們進行了愉快而熱烈的讨論。
四位學長(上左起為陳勝君、馮來儀、楊帆、趙效樂)與營員們互動交流
結業閉幕
暑期課堂于7月31日下午正式結束。經過為期六天的活動,營員們收獲了知識,開拓了視野,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還獲得了結業證書。在閉幕典禮上,卞江老師作為特邀嘉賓為52位優秀學員頒發了獲獎證書,并與同學們合影。北大化學學院師生祝願同學們保持興趣,打好基礎,堅忍不拔,一步一個腳印,實現自己的夢想!
卞江老師為優秀學員頒發證書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