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4日至26日,beat365官方网站在線舉辦了2022年優秀中學生暑期課堂(化學)。來自全國411所中學的980餘名優秀高中生參加了此次線上活動。在線直播包括學科前沿講座、理論授課、實驗授課、科普講座、學長交流等,為同學們帶來了一系列關于化學學科的演講和分享。
7月24日上午,學院黨委書記馬玉國老師緻開幕詞,與同學們共同回顧了北大化學學院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發展史,并介紹了學院的總體概況、學科建設與發展。随後,副院長王穎霞老師做了“培養興趣,堅持夢想”的主題報告,從“化學是什麼”講到化學學科的研究方向與前沿研究、化學的分支與滲透,又通過幾個科研實例向同學們打開了化學世界的大門。呂華老師以“從物質結構到生命奧秘”為題,講述了化學巨匠鮑林教授傳奇的科研生涯及他對化學學科發展所做的巨大貢獻。閻雲老師将唐有祺先生的人生經曆娓娓道來,令同學們感受到唐先生科學報國的一片丹心,以及立志于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精神。
四位老師作開幕式報告
在學科前沿講座環節,來自八個系所的老師們分别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出發,與同學們分享了學科知識和前沿進展。朱戎老師以“過渡金屬催化”為題,向同學們展示了有機化學散發的吸引力與魅力;彭海琳老師給同學們展現了用“原子樂高”搭建的各種新材料及應用,讓大家看到化學根基對于材料大廈的決定性作用;李娜老師重點講解了單分子熒光的原理與應用,使同學們感受到合适的分析方法就是我們研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放大鏡”;賈桂芳老師以“生命中的化學”為題,讓同學們了解了什麼是化學生物學以及如何借助化學生物學技術研究生命科學問題;蔣鴻老師講授了理論與計算化學的基本内容和應用實例,使同學們感受到量子力學的飛速發展和巨大潛力;劉志博老師以“讓我們給藥物加裝核彈頭”為題,分享了應用化學中的核藥物化學方向的進展;張文彬老師向同學們形象地展現了生物大分子的奇妙之處,講解了高分子科學領域的研究方法和進展。
老師們作學科前沿講座
理論授課方面,裴堅老師從“為什麼要學習有機化學”講起,進而介紹了有機物的結構、軌道和鍵,最後帶同學們走進有機化學反應的世界。卞江老師從關于分子和原子幾個常見的問題切入,引領大家思考雜化軌道與雜化缺陷對分子性質所帶來的影響。
實驗教學方面,鄭捷老師向營員們介紹了普通化學實驗的内容和實驗操作演示,引導同學們從實踐中感受化學的樂趣。張奇涵老師為同學們梳理了有機實驗教學的曆史、現在與未來,介紹了有機化學實驗的思維、習慣與方法,并演示了如何杜絕實驗中的錯誤操作。朱志偉老師講授了分析化學的發展與重要性,對比了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的适用性,并講解了數據處理和滴定分析等重要模塊。
老師們講授理論及實驗課程
在學長交流活動中,2021級李一傑同學分享了自己參加化學競賽和圓夢北大曆程中的重要抉擇和成長心得;2020級李嘉颢同學講述了如何用“化勁”解鎖有聲有色的北大化學學習和生活;2019級喻琪銳同學介紹了在北大化學院極具自由度的課程配置方案選擇中進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的過程;2022屆本科優秀畢業生姚雅婷學姐分享了自己參加化學競賽、選定北大化院、攻讀博士這三個重要抉擇的心路。
四位學長學姐與同學們在線交流
在7月26日下午的閉幕式上,馬锴果老師通過細數曆屆諾貝爾化學獎展現了現代化學的風貌,并進一步探讨了現代化學的内涵。最後,化學學院院長陳興老師為活動緻閉幕詞,結合多個科學實例和自身成長經曆,倡導同學們多多關注有趣而重要的科學問題,培養科學思維,學會取舍選擇,在學習中享受科學。
兩位老師作閉幕式報告
為期3天的在線暑期課堂順利結課。希望經過遠程緊張而充實的學習,同學們不僅收獲知識、開拓眼界,也讓埋在心底的熱愛化學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祝願大家不斷進步、夢圓北大!
(感謝在線暑期課堂的技術支持:北大教學網 和 ClassIn 技術支持團隊為課程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