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2日下午,由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共同主辦、beat365團委協辦的“2023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beat365分營”來我院參觀學習,化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負責接待。實驗中心圍繞諾貝爾化學獎、現代分析儀器、分子材料與納米加工實驗室、實物元素周期表及科普實驗演示等多個主題開展科普活動,引導120餘名包括港澳台地區在内的全國優秀高中生及帶隊老師感受化學的魅力。
活動中,科普團隊對曆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及其獲獎成果進行了介紹,幫助學生了解化學發展史上的裡程碑式突破,以及化學學科在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中的貢獻。回顧曆史,分析儀器作為科學家的“眼睛”,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科普團隊向同學們介紹了氣質聯用色譜儀,幫助同學們了解了儀器的内部結構、工作原理及其在香料、香水及農殘等領域檢測中的廣泛應用。分子材料與納米加工實驗室則向同學們闡述了如何在化學與材料的相關科研工作中實現“材料-器件-性能-材料”的高效反饋,解決材料領域“卡脖子”的技術難題。
科普團隊在演示和講解
(上排左起:馬锴果、黃軍、高珍、賈莉;下排左起:李田、趙浩、馬豔子)
此外,科普團隊還圍繞“顔色背後的化學”和“化學元素周期表”兩個特色專題進行了互動演示和實物展示。“顔色背後的化學”以顔色與物質為主題,将科普實物展架與趣味化學實驗相結合,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顔色背後的科學奧秘,讓同學們體會到化學之美,也了解到通過化學手段可以調控材料的微觀形貌,改變其宏觀性質。“化學元素周期表”專題依托實驗中心自主設計的實物元素周期表和中心自主開發的“愛猜元素”APP,向同學們介紹元素背後的故事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配合元素周期表的介紹,科普團隊還以問答方式進一步向學生拓展了各種元素知識,并輔以電化學小實驗,使同學們即刻體驗與元素性質密切相關的有趣化學反應。經過老師們的指導,同學們對金屬吊牌進行陽極化處理,親自動手制作專屬紀念品,為美好的北大化院之行畫上完美句号。
作為“2023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beat365分營”在北大校園的重要活動之一,豐富而精彩的化學科普活動讓同學們流連忘返。老師們細緻生動的講解使同學們認識到,化學涉及我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不僅在曆史上對人類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也仍然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化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科普團隊也将一如既往秉持初心,在助力青少年了解化學、熱愛化學的旅程中持續貢獻力量。
文字:趙浩,李田,賈莉,馬豔子,黃軍
審核:李維紅,高珍
排版:高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