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化學》第七屆編委會成立暨第一次會議于2024年6月22–23日在beat365中關新園召開。beat365林建華教授、段連運教授,廈門大學鄭蘭荪院士,南京大學郭子建院士,中國化學會辦公室主任鄧春梅博士,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彭海琳教授,《大學化學》新任主編、beat365官方网站鄒鵬研究員,編委及編輯部工作人員共計94人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大學化學》時任主編、beat365官方网站王穎霞教授主持。
全體參會成員合影留念
開幕式上,首先由《大學化學》顧問林建華教授緻辭,他指出“教育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匿名性以及無限性”,“教學過程中更應該考慮學生的意願,充分挖掘學生的内在潛力。”接着,顧問段連運教授、鄭蘭荪院士、郭子建院士,中國化學會辦公室主任鄧春梅博士,以及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彭海琳教授也分别緻辭。他們充分肯定了《大學化學》創刊近40年來對我國高等化學教育的促進作用,也對這本經典教育教學學術期刊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切實的建議和希望。
|
|
林建華教授、段連運教授緻辭 |
|
|
鄭蘭荪院士、郭子建院士緻辭 |
|
|
鄧春梅博士、彭海琳教授緻辭 |
《大學化學》的發展離不開勇于擔當的副主編和熱心的編委們,會議表彰了第六屆編委會獲獎人員,并舉行了第七屆編委會的聘任儀式。彭海琳副院長為新任主編鄒鵬研究員頒發聘書,鄧春梅主任、彭海琳副院長、鄒鵬主編先後為顧問、副主編和編委們頒發聘書。
彭海琳副院長為鄒鵬主編頒發聘書
彭海琳副院長為副主編頒發聘書
王穎霞教授作了“大學化學的發展:曆史、現狀與未來”的大會報告,回顧了《大學化學》的創刊曆史,介紹了近40年來刊物的發展和演變,分析了刊物面臨的挑戰及機遇,号召新一屆編委會共同努力把刊物辦得更好!《大學化學》副主編、廈門大學朱亞先教授作了“以教研帶動教改促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專題報告,重點介紹了教育部化學專業教指委推動開展的教育教學改革工作,重點圍繞新工科建設、新教材建設、中國化學類專業教育教學現狀、課程思政、專業教師教學組織和教學發展體系研究與實踐等項目,組織并開展調查研究,全面推動中國高等化學教育教學的發展。《大學化學》副主編、南京大學張劍榮教授就國家級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的背景、組織機構、建設情況及重要成果進行了全面的回顧,并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編輯部副主任袁梅博士介紹了“《大學化學》編委會章程”,旨在使委員們有章可循,從而更好地履行職責。
時任主編王穎霞教授作報告
|
|
副主編朱亞先教授、張劍榮教授作報告 |
下午的會議由朱亞先教授和張劍榮教授主持。編委們就專刊組織及約稿、辦刊方向、稿件質量把關、經費募集以及擴大刊物影響等問題各抒己見,進行了熱烈的讨論。組織專刊、設置專題,開展化學實驗數字化和數智化教學,分學科深入讨論基本科學問題、梳理相關概念的演變等。編委們建議,依托《大學化學》這個平台,應當多組織教學交流活動,就教學内容、教學方法、教材更新進行研讨;《大學化學》應結合化學學科的發展,邀請知名科學家和活躍在新興研究領域的青年科學家撰寫“今日化學”等欄目的綜述文章;開設吸引本科生的新欄目,鼓勵學生撰文,從而進一步豐富刊物内容;加強期刊宣傳、提高文章引用;統一審稿标準、提升稿件質量,等等。
編委們現場積極發言
本次會議明确了《大學化學》未來的發展目标,并确定了進一步改進的具體工作和内容。新任主編鄒鵬研究員在總結時強調,《大學化學》編輯部将秉承嚴謹的學術态度,從教育教學實際出發,努力工作。他也懇切希望新一屆編委會全體專家發揮其在各自學校和教學領域的重要影響,積極撰稿、組稿,加大宣傳,同編輯部工作人員一起努力,辦好《大學化學》,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我國高等化學教育教學的發展。
文字:袁梅
排版、圖片:高楊
審核:王穎霞,高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