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beat365官方网站2024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隆重舉行。化學學院1982級校友、奧德賽董事長兼總經理吳細兵,2000級校友、卡兒酷董事長雷雲應邀出席,學院黨委書記裴堅,副書記高珍,副院長王穎霞、甘良兵、呂明泉、彭海琳、陳繼濤等黨政領導及20餘位學院教學、學工、教輔、後勤的教職工代表參加典禮,共同歡送200餘位2024屆畢業生。典禮由學院黨委副書記鄧安琪主持。
(典禮現場)
畢業年級精心制作的紀念視頻為典禮拉開帷幕,随着畫面的流轉,同學們仿佛再次漫步于學院的每一個角落,重溫那些熟悉的景緻和生活片段;視頻中的問答采訪溫情幽默,體現出同學們對校園濃濃的眷戀與不舍。四位畢業生代表胡奕傑、楊可心、李嘉颢、林暢現場講述他們的“化院人故事”,分别以“情懷與責任”、“溝通與聯系”、“服務與奉獻”、“科研與生活”為題,分享了自己在北大化院的學習和生活經曆,并共同朗誦《永遠的校園》,生動勾勒出一幅幅青春成長與時代擔當的畫卷。
(畢業生代表講述)
吳細兵學長在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緻辭。他用豐富具體的案例向同學們分享了自身對化學的理解,認為化學不僅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能夠深刻影響世界、改善人類生活的力量,他鼓勵學子們相信化學的力量,相信北大化學人的力量,用化學的力量去解決實際問題,推動社會進步。雷雲學長在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緻辭。他基于自身從學術殿堂走向職場創業的經曆,期望大家勇于探索自己的興趣與潛能,在實踐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并寄語同學們保持謙遜和學習的态度,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不斷超越,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校友代表發言)
2024屆本科生畢業生任可沅同學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她以風趣的語言回顧與同學們共同度過的四年時光。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反興奮劑中心志願者,她用所學專業服務國家賽事,這一經曆幫助她進一步體悟北大化學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她号召同學們堅持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帶着與時代同行的自覺意識和為國為民的使命感,以實際行動踐行北大人的精神。
(任可沅發言)
2024屆研究生畢業生陳恒同學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他以“一山更比一山高,強中自有強中手”“獨行快,衆行遠”“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三句話為核心分享了自己在北大求學的感悟,并祝福同學們都能夠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朝着“卓越而超限,自由而全面”的方向,成長為國家的中流砥柱。
(陳恒發言)
教師代表、2020級本科生年級主任王初教授回顧了自己陪伴同學們大學四年的成長時光,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這一特殊背景下的堅持與努力。他希望大家能夠保持學習熱情、保持堅定信念和樂觀态度、感恩社會,成為思想的探索者、未來的創新者和領導者,勇敢追求夢想,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王初老師發言)
教師代表劉志博教授向各位畢業生學子表達了真摯的祝賀,希望畢業生能夠抓住未來幾年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走出自己的探索之路。作為化學領域的精英,更應承擔起引領社會進步的責任,将北大的光榮傳統内化于心,做與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北大人。
(劉志博老師發言)
典禮特别設置了頒獎環節與感恩緻謝環節。學院共有26名本科生和15名研究生榮獲2024年“beat365優秀畢業生”榮譽稱号,其中8名本科生和5名研究生榮獲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榮譽稱号,王穎霞、陳繼濤、呂明泉、楊娟、劉允等領導老師為獲獎同學頒發證書。
(優秀畢業生頒獎)
“化學之星”是化學學院設立用以獎勵在本科期間品行優良、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優秀畢業生,是學院所設立的本科生最高學術獎項。王穎霞老師現場宣讀2024年本科生“化學之星”獲獎名單,取得本科畢業生“化學之星”榮譽稱号的同學中,有2位獲得畢業生學術獎。“未名學士”是beat365促進學生在基礎學科學術研究等方面全面發展特設的榮譽獎項,化學學院有4位畢業生獲得該榮譽稱号。裴堅、彭海琳、鄒鵬、李維紅等領導老師為獲獎同學頒獎。
(化學之星頒獎)
(畢業生學術獎頒獎)
(beat365“未名學士”頒獎)
在緻謝環節,本科畢業生代表分别為2020級年級主任助理趙浩,本科教務戚莉,輔導員郭姣裕、王祥雨,以及班主任黃超然、梁軒、王雪麗、聶寒秋、袁昊贈禮和獻花。研究生畢業生代表向導師代表鄒德春、黃聞亮,行政後勤教職工代表王能東、高楊、徐一方、栾井雨獻花,向所有陪伴和支持同學們成長的師長表達最真摯的感謝。
(畢業生代表向教師代表緻謝)
黨委書記裴堅教授的畢業緻辭将現場氛圍推向高潮。裴堅向圓滿完成學業的畢業生表示祝賀,并給即将邁向人生新階段的學子們提出了三點期望:一是要勇于擔當,能獨當一面,真正做到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探索自己,探索世界。二是要從容面對挫折,能寵辱不驚,在專業學習中不僅要練就熟練的操作技巧和嚴謹的科學思維,更要練就面對失敗與成功的态度,做到不氣餒也不驕躁。三是要善良對待每一個人,能平等待人。“北大人”意味的不應當是光環,而應該是“兼濟天下”的擔當和作為。今年學院特别為每位畢業生贈送了刻有姓名的定制保溫杯,寓意“一輩子”的陪伴,學院永遠是畢業生同學溫暖的家。
(學院黨委書記裴堅老師緻辭)
随後,王穎霞教授宣讀2024年本科計劃授予學位名單,甘良兵教授宣讀2024年研究生計劃授予學位名單。
(宣讀計劃授予學位名單)
典禮接近尾聲,特别舉行了一項充滿化學學院特色的儀式——畢業生聯絡人的任命和時光膠囊儀式。高珍為2019級研究生、2020級本科生的年級聯絡人頒發聘書。時光膠囊裡寫着畢業生對未來十年的寄語,裴堅、吳細兵、雷雲、高珍和兩位聯絡人共同封存時光膠囊,期待未來再相聚時開啟這份珍貴禮物。
(畢業生聯絡人任命暨時光膠囊儀式)
“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典禮最後,畢業生們齊齊唱響《燕園情》,這是對過往的緻敬,更是對未來的期許。不忘初心,青春朝氣永在;志在千秋,歸來仍是少年。願廣大畢業生赓續北大精神,不忘母校教誨,用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和胸懷迎接時代挑戰,共創美好未來!
(師生合唱《燕園情》)
典禮結束後,裴堅、王穎霞為本科畢業生逐一撥穗并拍照留念,裴堅、甘良兵和彭海琳為研究生畢業生逐一撥穗并拍照留念。流蘇劃過頭頂,既宣告着人生中一個重要階段的結束,也代表了一個新篇章的開啟。相機定格下此刻的回憶,為過往的歡笑與奮鬥、淚水與汗水畫上圓滿的句号。骊歌唱響,撥穗禮成,願畢業生此去迎風踏浪,直濟滄海!
排版:高楊
審核:徐嘉,鄧安琪,高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