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人: 楊國強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時間:2018年9月19日(周三) 下午15:30—17:00
地點:beat365化學學院A區717報告廳.
摘要:
設計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對環境敏感的分子内電荷轉移化合物,考察了這些化合物的發光機理及其影響因素。具有高熒光量子效率的分子内電荷轉移化合物可以作為熒光探針使用,經過特殊的體系設計,一些熒光探針可以用于細胞内特殊物種及其溫度的檢測。
個人簡介:
楊國強,1963年11月出生。1985年畢業于beat365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1年畢業于中科院感光化學所,獲得理學博士學位;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博士後研究員(1992年至1993年,京都大學);美國依利諾伊大學(UIUC)化學系博士後/研究助理(1996年至1999年);法國阿爾薩斯大學(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e Chimie de Mulhouse, Universite de Haute-Alsace)高級訪問學者(1995年、2001年、2003年)。
曾任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光化學開放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光化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科技處長、所長助理、副所長;中國化學會秘書長。
現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化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分子反應動力學實驗室主任、化學所和分子科學中心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光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光化學系列會議組委會委員,亞洲大洋州光化學理事會理事;J. Photochem. Photobiol. A:Chem. 助理主編,J. Photochem. Photobiol. C 編委、《影像科學與光化學》、《化學通報》、《高壓物理學報》編委。
在光功能化合物和功能材料的分子設計、材料合成、性能及其作用機理方面開展研究工作,包括分子結構對發光性質和非線性光學性質的影響、光化學熒光探針(包括用于生物體系的熒光探針)、環境條件(包括超高壓條件)對材料性質和電子結構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超高精細光刻膠和氣凝膠材料等。在我國首先開展了極端高壓條件下光功能材料的性質研究;發現并證明了三芳基硼化合物的雙激發态熒光發射性能,提出了利用三芳基硼化合物作為新型多功能熒光探針的作用機理和應用開發;在我國首先開展了基于分子玻璃超高分辨光刻膠的研究,研發出了用于極紫外(EUV)和ArF光刻(193nm)的超高分辨光刻膠,正在進一步開展工業化工藝研發;開發了氣凝膠的新型制備工藝和應用。在包括Angew. Chem. Int. Ed.、JACS、Nature Comm., ChemComm、Ana.Chem、等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220餘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9項(包括日本專利一項和美國專利兩項),另有申請專利15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