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膠體化學前沿講座】組裝的功能化納米結構體系

 
題  目: 組裝的功能化納米結構體系

 

報告人: 李峻柏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時  間:  2018年12月12日(周三)上午10:00
地  點:  beat365化學樓A717報告廳

 

報告人簡介:
李峻柏,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1982至1992年就讀于吉林大學高分子化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4年至1996年在德國馬普膠體與界面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1997 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1999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2000年獲香港求是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2016年獲JCIS-DASCH WASAN國際膠體與界面科學“傑出科學成就”獎;2017年獲日本化學會(CSJ) “膠體與界面科學”傑出貢獻 Lectureship Award獎;現任國際學術期刊"Colloids & Surfaces A"主編、國際綜述學術期刊"Current Opinion in Colloid & Interface Science"專題編輯。主要研究方向為分子組裝和納米結構體系設計。尤其是專注于基于生物分子仿生體系組裝與物理化學機理的研究。以模拟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為基礎,通過調控分子間作用,在分子水平上構建具有特殊結構與功能的超分子組裝體系。主要探索生物旋轉分子馬達,光系統II等的重組,線性生物分子馬達的體外和體内的物質運輸以及短肽二苯丙氨酸FF的組裝與生物介質誘導的Aβ澱粉狀纖維的解組裝。肽基組裝材料的半導體性質,光學性質及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
聯系方式: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北一街2号,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郵編:100190, E-mail: jbli@iccas.ac.cn; 電話:010-82614087

 

報告摘要:
通過人工分子設計和組裝對生物體的某一組成、結構單元和功能進行模拟,可以提升對生命單元形成過程的深層次理解,也是構造新型功能化有序分子結構體系或分子器件的重要手段,已成為化學、分子生物學與納米技術交叉科學前沿。多肽、蛋白質和磷脂是生物體組成及活動的基本結構單元,是生物膜和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完整和規律的分子結構。基于生物分子的組裝體進行研究,能有助于最直接認識生物體中物質傳遞,能量運輸和信号傳導的物理化學機制。以多肽、多糖、磷脂和蛋白質為基本組裝基元,通過分子組裝技術可以構建不同結構的高級有序組合體,并賦予其特殊功能,這些組裝體與藥物分子結合在生物醫藥尤其是癌症的早期診斷和治療與生物傳感等方面有顯著的應用優勢。
教師ftp
在線辦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