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無機化學論壇】金屬抗癌藥物:從機理研究到藥物設計

【無機化學論壇】金屬抗癌藥物:從機理研究到藥物設計

報告: 劉揚中 教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

時間:2019111日(周五) 上午10:0011:30

地點:beat365化學學院A717報告廳.

 

個人簡介:

劉揚中教授于1992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化學碩士學位,之後留校從事科研、教學工作。19988-20027月留學挪威卑爾根大學(University of Bergen),運用NMR技術研究鉑類抗腫瘤藥物的作用機理,獲得化學博士學位。20027- 20056月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化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運用NMR技術研究金屬蛋白的分子結構與電子結構;20057 - 20069月在美國仁斯裡爾理工學院生物系工作,運用NMR技術研究蛋白質的結構、溶液性質與作用機理。200610月回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作,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2008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目前主要從事生物無機化學研究工作,開展金屬藥物的作用機理、蛋白質的結構與溶液性質等方面研究。研究工作包括:1. 鉑類金屬抗癌藥物的設計與作用機理;2. 金屬藥物的納米載藥體系研究;3. 金屬蛋白的結構與機理研究。研究工作多次在Angew ChemJ Am Chem SocChem SciJ Biol ChemChem Commun等期刊發表。 科研工作得到基金委、中科院、科技部、教育部的支持。

 

報告題目

金屬抗癌藥物:從機理研究到藥物設計

摘要

我們研究了抗癌藥物順鉑以及其它多種鉑配合物的反應機理,發現鉑配合物可以與多種蛋白質反應,包括銅蛋白(Atox1Cox17Sco1Ctr1ATPase等)以及鋅蛋白(Sp1NCp7ERaMDM2等)蛋白質,并發現細胞中的小分子和離子對不同藥物的反應有着不同的影響,我們在細胞中對藥物與部分蛋白質的作用、以及藥物對蛋白功能的影響進行了驗證。

根據藥物作用機理的研究,我們設計了順鉑的多種前藥,與順鉑相比,這些化合物具有提高藥效、降低毒副作用的效果。

我們設計了納米載藥體系,能夠進一步提高藥效、降低毒副作用、克服順鉑耐藥性,實現了鉑類藥物的口服運輸,并建立了基于納米抗體的靶向藥物運輸體系。

教師ftp
在線辦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