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
首頁» 專題專欄» 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 赤子:功著杏壇

  如果一個人在平常年代常常被世人深深憶起,無關名利,非涉親情,那他一定在曆史的天空留下了震撼人心的剪影。傅鷹先生就是一個這樣的人。

  ——題記

 

  

 

  (八)

  雲水丹心許家國

  惟願此身多多

  1950年10月,曆經1個多月的海上航行,傅鷹偕同夫人張錦終于抵達深圳,受到了人民政府的熱烈歡迎。根據國家學科建設布局需要,人民政府安排傅鷹在beat365化工系任教授,兼任化工系主任;張錦任輔仁大學教授。1952年院系調整傅鷹随beat365化工系轉入清華大學,為調任即将成立的北京石油學院做準備。1953年,北京石油學院正式成立,傅鷹夫婦一起來到北京石油學院,為國家培養石油戰線人才。

  1954年,蘇聯列甯格勒大學化學系主任、從事膠體化學研究的諾沃德拉諾夫教授來到beat365講學。他剛一到北京就急切地向接待人員打聽:“有一個叫Ying Fu的,我隻知道他是一個中國人。現在他在哪兒?是不是在中國?如果在中國,我很想拜見他!”

  見到接待人員一頭霧水,對“Ying Fu”一無所知,諾沃德拉諾夫教授馬上如數家珍似的向他介紹“Ying Fu”在科學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補充到:“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就熟悉‘Ying Fu’這個名字,讀到他的許多論文。他是國際著名的膠體化學專家。我雖然沒有見過他,但我是他的學生,一個虔誠的崇拜者!”

  接待人員立即把這一情況向上級部門做了彙報,一查,“Ying Fu”就是現在北京石油學院任教的“傅鷹”!此前,有關部門盡管知道傅鷹是資深教授,卻不知道他在國際化學界竟然有如此崇高的聲望;也是這次一查讓他們知道,沒在履曆上寫過自己科學成就的傅鷹,在短短一年内就已經憑着自己對教學科研的熱情投入,成為北京石油學院著名的“八大教授”之一;夫人張錦也因在北京石油學院開創了有機化學教研室、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而成為北京石油學院曆史上令人仰望的大先生。

  1955年初,傅鷹被調往beat365化學系任教;夫人張錦也于5年後的1959年調入beat365。此後,傅鷹夫婦一直在母校beat365化學系工作,直至生命的終點。

  傅鷹回國不久的1950年10月,朝鮮戰争爆發。這是一場新中國與美帝國主義在武器裝備極為懸殊下開展的生死較量。為了鼓舞志願軍的士氣,傅鷹和一些愛國科學家一道來到了朝鮮戰争的前線。隆隆炮聲中,他那帶有濃重鄉音的铿锵話語與廣大一線指戰員的愛國熱忱共同化作了同仇敵忾、保家衛國的時代強音。

  當天夜裡,他輾轉難眠。從他回國受到的種種阻礙,到眼前朝鮮戰場上的一幕幕慘景,讓他對美國這個國家有了重新的認識,立志一定要為祖國培養出一批“愛因斯坦式的”科學家,使祖國興旺發達起來,再不受帝國主義的欺淩。這也成為他日後即使飽經磨難,也對回國的決定始終不悔的重要信念源泉。

  

  (九)

  三尺講台傳道業

  誰知個中心血

  傅鷹先生從北京石油學院調入beat365化學系的第二年,即1956年,教育部要求全國各大學請最好的教授給大一的學生上課。在這一背景下,化學系請傅鷹先生主講大學一年級的《普通化學》課。

  傅鷹先生學貫中西,上《普通化學》對他來說原本是輕車熟路的事。但為了實現培養年輕人的目标,教好中國的年輕人,他把教學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為了讓學生有興趣,學得明白透徹,他極為重視備課環節,每一堂課都精心準備。傅鷹先生有一個規矩,在上課前一天閉門謝客,一心一意琢磨教案,抓住重點,找出讓學生思考的問題。他的學生吳世康回憶道,一次,他有事去找傅鷹先生,但卻忘了傅先生上午有課。傅鷹先生見到他後,嚴肅地說:“我上午要上課,在上課前我是不讨論工作的。”先生認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隻有“厚積”足夠的知識,并精心琢磨,剝繭抽絲,才能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薄發”給學生。教學如同戲劇藝術,同樣也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在講授有關晶體化學的一段内容時,傅鷹先生多次去找專門從事晶體學研究唐有祺教授讨論,以進一步充實自己的講稿。可唐有祺教授卻說:“傅鷹先生的晶體化學造詣非常深,他來找我讨論,隻是為了使學生有更大的收獲和把課程講得更好。這兩件小事,足見傅鷹先生在教學上傾注的大量心血。世人都知道傅鷹先生講課幽默、生動,各種形象的比喻信口拈來;世人都以為傅鷹先生課堂上的幽默是生性使然,可當你發現傅先生在備課時付出的心血時,你絕不會把先生的幽默簡單當作天性。那是他為了把知識講得透徹,反複思考,精心醞釀出的描述方式;每一句幽默的背後,都飽含着傅鷹先生對知識要點的深刻理解。

  正因如此,傅鷹先生的課廣受學生歡迎。300人的大階梯教室不但座無虛席,講台兩邊和縱向過道都滿是席地而坐的人。那時,沒有擴音器材,“整個大教室或靜谧或活躍的氣氛,全在先生的一張嘴、一支粉筆的調動之中。”在講授表面無處不在時,傅鷹先生說“誰見過沒皮兒的饅頭?”在批評學生們在翻譯人名兒的随意時,他在黑闆上寫下讓人費解的“愛死雞”“不義兒”六個大字,吊足學生的胃口後徐徐解開謎底,這竟然是有的學生翻譯的我國哲學家艾思奇、英國化學家波義耳的名字!同學們在大笑聲中懂得了亂譯人名的壞處,改正了錯誤。同學們贊歎,“傅鷹先生是化學大師,也是語言藝術的大師!” “聽他的課,真使人着迷!”

  傅鷹先生常說:“不可誤人子弟!”如果說認真備課是為了不誤人子弟的所付出的心血,那麼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則是他為達此目的的另一番良苦用心。他教導學生嚴謹、認真,公開宣布,“課堂上我的話就是法律”。若考試測驗有學生作弊、抄襲或不按時交卷,他都斷然以“0”分論處;作業提交超過時限,則拒絕接收。結果,無需三催四請,學生都不敢怠惰,刻苦學習,學識日益精進,考試時優秀者比比皆是。見此,傅鷹先生欣慰地說:“不嚴不足以示愛。”

  

  (十)

  千淘萬漉尋良策

  不息教改潮歌

  傅鷹先生對教學的投入不僅僅在于通過充分的備課在課堂上循循善誘,以形象、生動的比喻闡釋抽象深奧的科學原理,他更以一個教育家的視角,思考如何能夠讓學生在面對問題時知道如何入手以及為何入手。因此,盡管學識和教學水平有口皆碑,他依然不斷地進行教學探索和改革,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不同的知識體系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

  首先,不論講大課還是上小課,傅鷹先生均實行啟發式教學。講大課注意抓重點、難點,凡是學生易懂的或已經懂了的就一筆帶過,讓學生課後看講義就行了;而對學生不易理解的或新出現的概念、公式、定律,他則詳細地闡述,并提出一些關鍵問題留給學生思考。他講永動機不可能造成時,用了這樣一個生動的例子:有人想用毛細現象來産生水位,一層又一層地把水位擡高,不是可以推動一個水輪嗎?傅先生诙諧地說:“可惜水在管口上招了招手,不出來了。”為什麼不出來?正是留給學生思考的好課題。而講高年級專業課程和研究生課,他則充分運用讨論式教學法,以習題演算及讨論為課堂主體,每學期教師教授不過三四次。1959級學生梁麗回憶道:“記得當年洗耳聽課時,先生進門二話不說,當即刷刷刷地寫黑闆,出題令思考。随即背手踱步,對着堂上錯愕的我們,言之自己年輕時,就是這樣面壁習之。傅先生就是這樣啟發式教育着我們,從不填鴨。”每次上課都指定下次課習題。上課時,學生把自己事先得到的結果抄到黑闆上供全班讨論。讨論範圍可以從使用的原理、所作的假設、演算步驟及采用的原因,到結果的涵義及其推廣。師生對他這種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工作能力的教學方法非常推崇。對此,傅鷹先生自己總結到:“季終之時勤奮學生不特養成獨立工作習慣,而且初步掌握原理及處理問題之門徑,稍差者所得亦不靜候教師填充,唯費時稍多耳。”

  此外,傅鷹先生根據不同學生群體的實際情況,同一門課也會同時開設大課和小班課。例如,傅鷹先生在為1956級本科高年級學生講授《化學熱力學》大課時,也開設針對十幾個人的小班《化學熱力學》讨論課,為能夠深入學習這門課程的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

  1965年,當beat365召開全校大會傳達毛主席關于教學改革的“春節談話”時,師生們都自然聯想到傅鷹先生的教學方法和風格,對他的學識、風度和氣魄更加欽佩。60多年過去了,傅鷹先生在教學上進行的種種改革探索,包括讨論課、小班課,在今天仍然極具先進性。

 

  閻雲 2022年6月15日

 

  參考文獻

  (1)《中國知識分子的光輝典範》.beat365出版社, 2002

  (2)二十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成就概覽,化學卷,2013

  (3)龔育之. 毛澤東與傅鷹,化學通報, 2002, (9), 642

  (4)傅鷹:中國膠體科學的主要奠基人光明日報,2005-12-5

  (5)顧惕人,周乃扶,膠體化學和表面化學家傅鷹教授,化學通報1980,(7), 443

  (6) 何亮亮,中國膠體科學奠基人傅鷹,鳳凰衛視2013年9月3日《騰飛中國》

  (7)練德良. 我一生的希望就是有一天中國翻身——記我國膠體科學開山鼻祖傅鷹, 福建黨史

  (8)陳思羽, 張明坤. 傅鷹:化學教育的一代宗師,《中國石油大學報》 2013 年 11 月 2日

  (9)阮慎康. 傅鷹先生教我們“着迷”,大學化學, 1989, 4 (4), 47

  (10)張存浩. 姑父傅鷹教授百年祭. 化學通報,2002,(9),638

  (11)威爾遜總統号上的愛國科學家,https://new.qq.com/rain/a/20210813A0DFLN00

  (12)劉積舜, 代海燕. 《遇見大師——中國石油大學名師大家集》.

  (13)一對布衣教授-張錦與傅鷹,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網站:https://chem.xmu.edu.cn/info/1140/2568.htm

  (14)徐百柯. 傅鷹: 被毛澤東“欽點”的教授. 中國青年報,2004-7-28.

  (15)肖勇. 傅鷹傳略.《中國科技史料》,1980年第2期

  (16)何瑫. 傅鷹: 奮翅歸來終不悔. 《今日中國(中文版)》2011年05期

  (17)葉永烈,《中國著名科學家的故事》2011年1月1日,湖南人民出版社

  

教師ftp
在線辦公
TOP